[日] 佐竹靖彦《刘邦》出版(附后记)
佐竹靖彦,1939年生于日本大阪。196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博士。历任冈山大学讲师,东京都立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为该校名誉教授。曾为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巴黎第七大学访问教授,纽约市立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交换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讲座教授。著有《唐宋变革的地域性研究》《中国古代的田制与邑制》《梁山泊》等,编著《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全4卷),译著《元の大都》,并主编国际学术杂志《中国史学》。
译者王勇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史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出版图书《秦漢における監察制度の研究》、译著《佐竹靖彦史学论集》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结合《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以及睡虎地秦简、居延汉简、尹湾汉简等考古发现,讲述了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精彩历史,展现了汉高祖刘邦从亭长到皇帝的传奇经历。
有关刘邦个人的记载,流传至今的材料十分有限,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历史样貌。作者透过史籍异文的蛛丝马迹,探究背后真相,并以合理有据的想象,补全了历史的留白。
除此之外,本书还从更宏观的视角,探讨了秦末任侠社会的基本概况、泗水系月牙形水乡山泽地带的地缘政治、刘邦集团的构成与发展等学术课题,并对众多历史细节做了精到的考证,打破既有认知,颇具启发性。
撰写本书的冲动起于我曾工作过的东京都立大学由目黑旧校舍迁至八王子市新校舍的时期。
自此以来,本人历经十余年的岁月,从《史记》的本纪到世家、列传,认真研读了大量相关史料。在反复多次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对鸿门之会、白马之盟、楚怀王之约,以及刘邦留给吕后的颇具预言性的遗嘱等过去被视为构成这一时期历史的核心要素疑窦丛生。
本书相当于笔者反复阅读《史记》之后的最终感想与心得。
在整个过程中也曾多次改变过看法。例如,起初最令我怀疑的楚怀王之约是否存在的问题,后来基本得出了肯定的回答,但反之,鸿门之会等其他问题却是疑云更浓。
而且,通过将《史记》与近二百年后班固撰写的《汉书》的记载进行一一比对,又探索了后人对《史记》《汉书》注释内容的变化,我终于能够更为全面、立体地看待事物。
我在本书中主要致力于解读在时间与空间上既多元又统一的中国历史的真实状况。
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历史呈现的是在本质上趋于多元多层、在观念及形式上又趋于统一的形态,反之,也有采用作为实质存在的中央集权的行政结构,以及作为形式存在的地方自治的形式。为了探讨具有这种特性的中国历史,本人尝试用多元多层的透视法对史料展开结构性解读。
本书通过这种方法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大胆复原,其中部分内容或许因为已经超越了历史学的范畴而不得不忍受批评。例如,在秦军包围魏国大梁之际,在从大梁逃难至丰邑的难民中,发现了曹参的族人,并且指出他们是曹参、曹无伤以及最初与刘邦结婚的曹夫人的亲戚;还有在刘邦以亭长身份第一次去咸阳出差时,曾提到一位与他同行的名叫王吸的亭长,并说他是王陵的亲戚,这些都没有直接的史料为据。但是,与之相类似或具有相同意义的状况肯定发生过,这一点大概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吧。
所幸的是,近些年来在中日两国出现了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史记》进行探讨并提出众多崭新见解的各种研究。其中,笔者本人也从本书参考文献中介绍的藤田胜久、平势隆郎、郭茵、田余庆、辛德勇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大启发,在此特向他们的教诲致以谢意。
笔者在完成了本书整体构思后的2004年5月,因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资助,再次对以沛县、彭城(今江苏徐州)为中心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本书刊载的从沛县至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水路—丰沛运河的照片就是当时的成果之一。
笔者在是年5月15日抵达沛县,第二天早晨与一同参加考察的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外事处的姚东方副处长、沛县侨办的王学稼科长等人用完早餐,走出食堂的时候,无意间仰望天空,竟然看见空中恰好飘浮着只能形容为龙的云朵。
当天,沛县举行了庆祝刘邦诞辰2250周年的祭奠活动,拍摄的照片下方是祭奠活动所使用的广告气球。回想起当时那种不可思议的兴奋与感动,特将此照片刊载于此。
而在本书中刊登的广东省开平华侨宅邸与武关这两张照片,是由笔者多年好友、中国面类文化研究所所长坂本一敏拍摄的。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照片,对他应允刊登在本书的盛情深表谢意。
(感谢联合低音提供,转载注明出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低音作品: